置诸度外

成语名字:

置诸度外

成语发音:

zhì zhū dù wài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ㄓˋ ㄓㄨ ㄉㄨˋ ㄨㄞˋ

解释 置:放;度:打算。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放在心上。

出处 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我考虑得很纯熟。我是早把生死置诸度外的。”

例子 林语堂《中国的国民性》:“年纪一大,也就倚老卖老,荣辱祸福都已置诸度外。”

用法 作谓语;指不放在心上。

感情 置诸度外是中性词。

繁体 置諸度外

近义 置之度外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zhì zhū dù wài
【简拼】:zzdw
【解释】:置:放;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出处】:《后汉书•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示例】:倒是我这个海外孤臣,萍飘梗泛,祖宗邱墓,~,今番听见航公这番话说,不禁感触。(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
【近义词】:置之度外
【语法】:作谓语;指不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