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嫌守义

成语名字:

避嫌守义

成语发音:

bì xián shǒu yì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ㄅ一ˋ ㄒ一ㄢˊ ㄕㄡˇ 一ˋ

解释 嫌:嫌疑;守义:保守道义。避开嫌疑,保守道义。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3回:“今主公避嫌守义,恐失众人之望。”

用法 作谓语;指人守道义。

感情 避嫌守义是中性词。

繁体 避嫌守義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bì xián shǒu yì
【简拼】:bxsy
【解释】:嫌:嫌疑;守义:保守道义。避开嫌疑,保守道义。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3回:“今主公,恐失众人之望。”
【示例】:
【语法】:作谓语;指人守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