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一

词典解释

1.谓一个敌一个。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行及 弇中 ,将舍。 婴 曰:‘ 崔 、 庆 其追我。’ 鲜虞 曰:‘一与一,谁能惧我?’” 杨伯峻 注:“道狭,车不能并行,相鬭,只能一敌一,不足使我惧。与,敌也。”

2.谓将一个总原则贯穿于一切。《荀子·王制》:“一与一是为人者,谓之圣人。”

词典名字:

一与一

词典发音:

yī yǔ yī

国语辞典
  • 谓一个敌一个。
  • 谓将一个总原则贯穿于一切。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谓一个敌一个。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行及 弇中,将舍。

    婴 曰:‘ 崔、庆 其追我。’ 鲜虞 曰:‘一与一,谁能惧我?’”
    杨伯峻 注:“道狭,车不能并行,相鬭,只能一敌一,不足使我惧。与,敌也。”

    ⒉  谓将一个总原则贯穿于一切。

    荀子·王制》:“一与一是为人者,谓之圣人。”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一与一

  • 一与一是汉语词汇,拼音为yī yǔ yī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