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

词典解释: yī liǎo ①明了事物的某一方面:百当|千明,一迷万惑。 ②一经了结:百了|大事,便整归?装|尘缘,烟水逍遥。 ③一向:我说,他娘儿两个脑后见腮,定是无义之人。国语辞典注音 ㄧ ㄌㄧㄠˇ  拼音 yī liǎo1. 向來、一向。▶ 《水滸傳.第一六回》:「我不說價,五貫足錢一桶,十貫一擔。」▶ 《孤本元明雜劇.卓文君.楔子》:「我說你眼惱不好,果然不老實。」2. 了結、完畢。▶ 《初刻拍案驚奇.卷六》:「若得夙緣,萬金不惜。」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页 第1卷 4

词典名字:

一了

词典发音:

yī liǎo

国语辞典
  • 指了解或明白事物的一部分或一方面。
  • 一向;本来。
  • 一经了结。
  • 基本解释

    一了[ yī liǎo ]

    ⒈  向来、一向。

    《水浒传·第一六回》:「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
    《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楔子》:「我一了说你眼恼不好,果然不老实。」

    ⒉  了结、完毕。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若得一了夙缘,万金不惜。」

    引证解释

    ⒈  指了解或明白事物的一部分或一方面。参见“一了百了”。

    南史·陆厥传》:“人之著述,不能无病, 曹 陆 又称竭情多悔,不可力强,今许以有病有悔为言,则必自知无悔无病之地,引其不了不合为闇,何独诬其一合一了之明乎?”
    《景德传灯录·德韶国师》:“古人道一了千明,一迷万惑。”

    ⒉  一向;本来。

    无名氏 《冻苏秦》楔子:“俺是庄农人家,一了説:若要富,土里做;若要饶,土里鉋。”
    明 朱权 《荆钗记·获报》:“我一了説他娘儿两个,脑后见腮,定是无义之人。”
    水浒传》第十六回:“那汉道:‘我一了不説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

    ⒊  一经了结。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若得一了夙缘,万金不惜。”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我昨日还问他归期。他説是:‘大事一了,便整归装。’”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一了 (汉语词语)

  • 【出处】:《水浒传》,七十一回本。
  • 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钱一桶,十贯一担。”
  • 【释义】:从来、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