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

词典解释: yī huā1.一切变化。犹言万物。 2.谓一个变化。 3.一经变化。 4.一经教化。 5.一个化身。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6页 第1卷 16

词典名字:

一化

词典发音:

yī huā

国语辞典
  • 一切变化。犹言万物。
  • 谓一个变化。
  • 一经变化。
  • 一个化身。
  • 一经教化。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一切变化。犹言万物。

    庄子·大宗师》:“又况万物之所係,而一化之所待乎!”

    ⒉  谓一个变化。

    《淮南子·精神训》:“以死生为一化,以万物为一方。”

    ⒊  一经变化。

    文选·刘孝标<辩命论>》:“荡乎大乎,万宝以之化;确乎纯乎,一化而不易。”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曰:“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待尽也。”

    ⒋  一经教化。

    唐 殷文圭 《寄广南刘僕射》诗:“汉 仪一化南人后,牧马无因更夜闻。”

    ⒌  一个化身。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一折:“他那里知道我非凡人,乃 驪山老母 一化。”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一化

  • 1.指佛陀一代教化,或一时之教化。‘观经妙宗钞’有“一时一化”之语。 2.同一化益:在‘法华文句记’卷七中(大正三四·285 B):“若会已后,同沾一化;民无二主,国无二王。”? 3.一化旧释“一刀”。战国末年燕亡于秦(前222年)前后铸。时限晚于“明化”、 “明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