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夜

词典解释: dīng yè 1.四更时,即凌晨一时至三时。国语辞典注音 ㄉㄧㄥ ㄧㄝˋ  拼音 dīng yè四更時,丑刻。即今半夜二點。▶ 《新唐書.卷三二.天文志》:「自昏至,流星二十餘,縱橫出沒,多近天漢。」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44页 第1卷 144

词典名字:

丁夜

词典发音:

dīng yè

国语辞典
四更时,即凌晨一时至三时。
基本解释

丁夜[ dīng yè ]

⒈  四更时,丑刻。即今半夜二点。

《新唐书·卷三二·天文志》:「自昏至丁夜,流星二十余,纵横出没,多近天汉。」

引证解释

⒈  四更时,即凌晨一时至三时。

新唐书·天文志二》:“﹝ 太和 ﹞九年六月丁酉,自昏至丁夜,流星二十餘,纵横出没,多近天汉。”
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自甲夜五鼓” 元 胡三省 注:“夜有五更:一更为甲夜,二更乙夜,三更为丙夜,四更为丁夜,五更为戊夜。”
清 王晫 《今世说·文学》:“﹝ 包饮和 ﹞每丁夜渡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丁夜

  • 丁夜,指的是四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