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佛

词典解释: qī fó 1.佛教语。谓释迦牟尼及其先出世的六佛。即过去劫中三佛毗婆尸﹑尸弃﹑毗舍浮和现在劫中四佛拘留孙﹑拘那含﹑迦叶和释迦牟尼。诸经中名号微异,系转译之讹。见《经》﹑《法苑珠林》卷八。国语辞典注音 ㄑㄧ ㄈㄛˊ  拼音 qī fó佛教將釋迦牟尼之前的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婆佛、拘樓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和釋迦牟尼佛合稱為「」。▶ 《長阿含經.卷一》:「精進力,放光滅闇冥。」或稱為「過去」。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54页 第1卷 154

词典名字:

七佛

词典发音:

qī fú

国语辞典
佛教语。谓释迦牟尼及其先出世的六佛。即过去劫中三佛毗婆尸﹑尸弃﹑毗舍浮和现在劫中四佛拘留孙﹑拘那含﹑迦叶和释迦牟尼。诸经中名号微异,系转译之讹。见《七佛经》﹑《法苑珠林》卷八。
基本解释

七佛[ qī fó ]

⒈  佛教将释迦牟尼之前的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合称为「七佛」。

《长阿含经·卷一》:「七佛精进力,放光灭暗冥。」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谓 释迦牟尼 及其先出世的六佛。即过去劫中三佛 毗婆尸、尸弃、毗舍浮 和现在劫中四佛 拘留孙、拘那含、迦叶 和 释迦牟尼。诸经中名号微异,系转译之讹。见《七佛经》、《法苑珠林》卷八。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大觉寺》:“所居之堂,上置七佛,林池飞阁,比之 景明。”
南朝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七佛如来,十方并现。”
清 陈大章 《王文成纪功碑》诗:“开先寺 前《七佛碣》,旁有大字鐫崔嵬。”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七佛

  • “七佛”指释迦牟尼佛及在其以前出现的六位佛陀。即过去庄严劫末的毗婆尸(Vipa^syi)、尸弃(S/ikhi^)、毗舍浮(Vis/vabhu)等三佛,与现在贤劫初的拘留孙(Krakucchanda)、俱那含牟尼(Kanakamuni)、迦叶(Ka^ys/a^pa)、释迦牟尼(S/akyamuni)等四佛。
  • 七佛皆已入灭,故又称过去七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