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疑冢

词典解释

传说 曹操 怕死后被人发掘坟墓,在 漳河 一带造了七十二个疑冢。

词典名字:

七十二疑冢

词典发音:

qī shí èr yí zhǒng

国语辞典
  • 传说曹操怕死后被人发掘坟墓,在漳河一带造了七十二个疑冢。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传说 曹操 怕死后被人发掘坟墓,在 漳河 一带造了七十二个疑冢。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疑冢》:“曹操 疑冢七十二,在 漳河 上。

    宋 俞应符诗题之曰:‘生前欺天絶 汉 统,死后欺人设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餘机到丘垄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直须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此亦诗之斧鉞也。”
    范成大 有《七十二冢》诗,自注曰:“在 讲武城 外, 曹操 疑塚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七十二疑冢

  • 七十二疑冢,是指传说中的曹操坟墓。传说曹操怕死后被人发掘坟墓,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磁县漳河一带造了七十二个疑冢。关于曹操陵墓,在历史上有很多传说。特别是“七十二疑冢”的真相,更是吊足了人们的胃口。诸多考古学家都证实了曹操疑冢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并指出其确切数字也不是七十二座,而是一百三十四座。在古人看来,七十二只是个概数,非实指,因此“七十二疑冢”仅举大数而言,说明曹操疑冢之多,但是,曹操墓的确不在这“七十二疑冢”里。
  • 说起“七十二疑冢说”的来历,许作民说,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可能是预感到自己寿数将尽,曹操特地颁布了一道《终令》,安排身后之事,对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磁县和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一带)有着特殊的感情。但考古证明,实际上是北朝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