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

词典解释

《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一作“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因以“七步”形容才思敏捷。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九卿领徐方,七步继陈思。”曹植封陈王,卒谥思,故称陈思。

词典名字:

七步

词典发音:

qī bù

国语辞典
相传三国魏曹植七步成诗,后常以"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相传 三国 魏 曹植 七步成诗,后常以“七步”形容才思敏捷。参见“七步成诗”。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行状》:“淮南 取贵食时陈思 见称於七步,方斯蔑如也。”
明 徐复祚 《红梨记·逼试》:“可惜他才高七步,赋埒《两都》,锦心绣腹隐豹凤雏,却为柳营花阵担误。”
《平山冷燕》第八回:“故有时而名成七步,有时而倚马万言。”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七步

  • 七步:文学社
  • 七步:鸾凤鸣原创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