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词典解释: sān zì jīng 中国旧时的蒙学课本。作者相传为宋王应麟(一说为区适之)。明清学者陆续补充。1928年章炳麟重订。三言押韵。分教学之要、幼学之序、读书次第、勤学典范、为学效果等篇。国语辞典注音 ㄙㄢ ㄗˋ ㄐㄧㄥ  拼音 sān zì jīng1. 書名。一說為宋王應麟撰,一說為宋區適子撰。明代黎貞增廣,清人又加增益,民國章炳麟有重訂本。全書用三字一句的韻文寫成,與千字文並行。為舊時童蒙誦讀之書。2. 三個字組成的粗野的、罵人的口頭語。▶ 如:「用三字經罵人是粗野的行為。」

词典名字:

三字经

词典发音:

sān zì jīng

国语辞典
  • 旧时流行的一种蒙学课本。以三字一句的韵文写成。相传为·王应麟所编。一说区适编,一说·黎贞编。
  • 基本解释

    三字经[ sān zì jīng ]

    ⒈  书名。一说为宋王应麟撰,一说为宋区适子撰。明代黎贞增广清人又加增益,民国章炳麟有重订本。全书用三字一句的韵文写成,与千字文并行。为旧时童蒙诵读之书。

    ⒉  三个字组成的粗野的、骂人口头语

    如:「用三字经骂人是粗野的行为。」

    引证解释

    ⒈  旧时流行的一种蒙学课本。以三字一句的韵文写成。相传为 宋 王应麟 所编。一说 宋 末 区适 编,一说 明 黎贞 编。 明 清 以来续有增补、重订。后有仿照《三字经》体裁编写的各种内容的蒙学课本,如《时务三字经》、《医学三字经》、《女儿三字经》等。

    夏衍 《懒寻旧梦录·家世童年》:“一年级学生念的依旧是《三字经》,不过这种新的《三字经》已经不是‘人之初,性本善’,而是‘今天下,五大洲, 亚细亚,欧罗巴,南北 美,与 非洲 ……’了。”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三字经 (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

  •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