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
词典解释:
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1.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子夜变歌一》:“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 唐 崔颢 《七夕词》诗:“ 班姬 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2.指三更更鼓。
郭沫若 《高渐离》第四幕:“ 怀贞夫人 倚门而立者有间,室外有打三更之声。”
国语辞典
◎ 三更 sāngēng
[the third watch——midnight] 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基本解释
三更[ sān gēng ]
⒈ 夜晚十二时左右。或以为即指子时(夜间十一时至隔日凌晨一时)。参见「五更」条。
引唐·崔颢〈七夕〉诗:「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儒林外史·第五回》:「吃到三更时分,严监生正在大厅陪著客。」
近半夜
英语third of the five night watch periods 23:00-01:00 (old), midnight, also pr. [san1 jin1]
德语23:00-01:00 Uhr
法语tard dans la nuit, au plus profond de la nuit
引证解释
⒈ 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引《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子夜变歌一》:“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
唐 崔颢 《七夕词》诗:“班姬 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⒉ 指三更更鼓。
引郭沫若 《高渐离》第四幕:“怀贞夫人 倚门而立者有间,室外有打三更之声。”
网络解释
三更 (汉语词语)
三更,古代时间名词。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 或 一百刻,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四十刻,每十刻一段,连同首尾共五个节点,称为五更。把晚上戌初一刻作为一更,亥初二刻作为二更,子时整作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三更就是半夜,而三更天则是三更附近,也就是在当天的23:00~第二天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