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犯

词典解释: sān fàn 1.三度触犯。 2.三度犯法。 3.词曲中犯调的一种。一首词曲中宫调或句法犯三调者谓之,如《渡江云》。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90页 第1卷 190

词典名字:

三犯

词典发音:

sān fàn

国语辞典
1.三度触犯。 2.三度犯法。 3.词曲中犯调的一种。一首词曲中宫调或句法犯三调者谓之三犯,如《三犯渡江云》。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三度触犯。

南齐书·天文志下》:“﹝ 永明 五年五月﹞庚子,太白三犯毕左股第一星西南一尺。”

⒉  三度犯法。

《新唐书·食货志四》:“大中 初,盐铁转运使 裴休 著条约:私鬻三犯皆三百斤,乃论死。”
《元史·太宗纪》:“再犯,笞;三犯,杖;四犯,论死。”

⒊  词曲中犯调的一种。一首词曲中宫调或句法犯三调者谓之三犯,如《三犯渡江云》。参见“犯调”。

张炎词源·原序》:“美成 诸人又復增演慢曲、引、近,或移宫换羽为三犯、四犯之曲,按月律为之,其曲遂繁。”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三犯

  • 三犯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ān fàn,意思是三度触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