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窟

词典解释: sān kū 1.三个洞穴。《战国策.齐策四》:"冯谖曰:'狡兔有﹐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后以喻多种图安避祸的方法。国语辞典注音 ㄙㄢ ㄎㄨ  拼音 sān kū三個洞穴。比喻避禍計慮的周密。▶ 《戰國策.齊策四》:「狡兔有,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41页 第1卷 241

词典名字:

三窟

词典发音:

sān kū

国语辞典
三个洞穴。《战国策.齐策四》:"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后以喻多种图安避祸的方法。
基本解释

三窟[ sān kū ]

⒈  三个洞穴。比喻避祸计虑的周密。

《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引证解释

⒈  三个洞穴。

《战国策·齐策四》:“冯諼 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復凿二窟。’”
后以喻多种图安避祸的方法。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深蒙 薛公 折节之礼,而无 冯諼 三窟之效。”
宋 苏轼 《再用前韵寄莘老》:“君不见 夷甫 开三窟,不如 长康痴絶。”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他得救之后,无非以为占了便宜,何尝改悔;并且因为是早已营就三窟,又善于钻谋的,所以不多时,也就依然声势赫奕作恶又如先前一样。”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三窟

  • 三窟,拼音sān kū,意思是多种图安避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