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

词典解释: sān lèi 1.指《诗经》中之《风》﹑《雅》﹑《颂》。 2.三项;三种。 3.第三等,下等。

词典名字:

三类

词典发音:

sān lèi

国语辞典
1.指《诗经》中之《风》﹑《雅》﹑《颂》。 2.三项;三种。 3.第三等,下等。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指《诗经》中之《风》、《雅》、《颂》。

左传·昭公二十年》:“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
杜预 注:“风、雅、颂。”
孔颖达 疏:“《诗》有《风》、《雅》、《颂》,其类各别。知‘三类’是《风》、《雅》、《颂》也。”

⒉  三项;三种。

《宋史·选举志六》:“文彦博 又奏:《唐六典》所载,以德行才用劳效三类察在选之士,参辨能否。”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星有三类:一、经星北极谓之长;二、舍星,大火谓之长;三、行星辰星谓之长。故皆谓之辰。”

⒊  第三等,下等。

如:三类田、三类苗。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三类

  • 三类,读音sān lèi,汉语词语,(1).指《诗经》中之《风》、《雅》、《颂》。(2).三项;三种。(3).第三等,下等。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