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

词典解释: sān guān 1.佛教语。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之一。谓从事物缘起中观悟空﹑假﹑中三谛。国语辞典注音 ㄙㄢ ㄍㄨㄢ  拼音 sān guān中國佛教天台宗對空、假、中三種禪觀的合稱。當修行者一再思惟、觀察一切現象都是由心虛構的,進而便處在很專注的狀況,在此之時,不見佛果可求,也不見眾生可度,是為空觀。在空觀的基礎上觀察一切現象,也能見、聞、覺知、能作種種分別,但在經驗上則如幻、如化,這是假觀,將空觀和假觀對立經驗統一是中觀。▶ 隋.智顗〈觀心論〉:「非蹤非疏非五分,三諦三觀在其中。」

词典名字:

三观

词典发音:

sān guān

国语辞典
佛教语。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之一。谓从事物缘起中观悟空﹑假﹑中三谛。
基本解释

三观[ sān guān ]

⒈  中国佛教天台宗对空、假、中三种禅观的合称。当修行者一再思惟、观察一切现象都是由心虚构的,进而便处在很专注的状况,在此之时,不见佛果可求,也不见众生可度,是为空观。在空观的基础上观察一切现象,也能见、闻、觉知、能作种种分别,但在经验上则如幻、如化,这是假观,将空观和假观对立经验统一是中观。

隋·智?〈观心论〉:「非踪非疏非五分,三谛三观在其中。」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之一。谓从事物缘起中观悟空、假、中三谛。

隋 智顗 《摩诃止观》卷五上:“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即《中论》所説不可思议一心三观。”
破悭道人 《一文钱》:“立三观,破三惑,成三德,捐思絶议,自证菩提。”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二:“车中三观夕惕若,七藏灵文电熠若。”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三观 (哲学三观)

  • 三观一般而言是指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是被大多数人所认知的三观,它们辩证统一,相互作用,崇高的真善美为三观的追求目标。中国共产党的提出的党的三观,是由2009年中央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即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佛教中的三观为即是一心三观,为空观、假观、中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