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足

词典解释: shàng zú 1.犹高足。对徒弟的美称。 2.指良马。国语辞典注音 ㄕㄤˋ ㄗㄨˊ  拼音 shàng zú1. 對別人弟子、徒弟的美稱。▶ 唐.王勃〈彭州九隴縣龍懷寺碑〉:「爰有孝恭法師、智開法師、宏嚮法師、寶積闍黎四上人者,並禪師之,而法門之領袖也。」亦稱為「 高足」。2. 奔跑快捷。後亦為良馬的代稱。▶ 《南史.卷五三.梁武帝諸子傳.武陸王紀傳》:「馬八千匹,者置之內廄。」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74页 第1卷 274

词典名字:

上足

词典发音:

shàng zú

国语辞典
1.犹高足。对徒弟的美称。 2.指良马。
基本解释

上足[ shàng zú ]

⒈  对别人弟子、徒弟的美称。

唐·王勃〈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爰有孝恭法师、智开法师、宏向法师、宝积阇黎四上人者,并禅师之上足,而法门之领袖也。」

⒉  奔跑快捷。后亦为良马的代称

《南史·卷五三·梁武帝诸子传·武陆王纪传》:「马八千匹,上足者置之内厩。」

引证解释

⒈  犹高足。对徒弟的美称。

王勃 《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孝恭法师、智开法师、宏嚮法师、宝积闍黎 四上人者,并禪师之上足,而法门之领袖也。”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上:“陆放翁,茶山(茶山居士 曾几 )上足。”
元 杨讷 《西游记》第六本第二一出:“我是 唐三藏 上足徒弟。”

⒉  指良马。

南史·萧圆正传》:“马八千匹,上足者置之内厩。”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上足

  • 腹足纲扇舌亚目的中足之上缘很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