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伏

词典解释: xià fú 1.三伏中的末伏。国语辞典注音 ㄒㄧㄚˋ ㄈㄨˊ  拼音 xià fú三伏的最後一伏。自夏至後第三庚日起,每十日為一伏,第三個十日稱為「」。▶ 唐.姚合〈酬光祿田卿末伏見寄〉詩:「秋期近,還知扇漸疏。」亦稱為「末伏」、「終伏」。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13页 第1卷 313

词典名字:

下伏

词典发音:

xià fú

国语辞典
三伏中的末伏。
基本解释

下伏[ xià fú ]

⒈  三伏的最后一伏。自夏至第三庚日起,每十日为一伏,第三个十日称为「下伏」。

唐·姚合〈酬光禄田卿末伏见寄〉诗:「下伏秋期近,还知扇渐疏。」

引证解释

⒈  三伏中的末伏。

唐 姚合 《酬光禄田卿末伏见寄》诗:“下伏秋期近,还和扇渐疏。”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下伏

  • 1.三伏中的末伏。
  • : 下 xià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下层。下款。 等级低的: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
  • : 伏 fú 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低下去:此起彼伏。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