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位

词典解释

1.低下的地位;卑贱的地位。 《易·乾》:“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左传·襄公九年》:“今我妇人,而与於乱。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谓元。” 晋 卢谌 《览古》诗:“ 藺 生在下位, 繆 子称其贤。” 明 刘基 《郑士亨东游集序》:“彼二子者好为文,则不取诸时人之所趋,而独慕於居下位之 郑子 何邪?” 清 鲁仕骥 《<四书通义>后序》:“公生当末世,居下位,不得致身人主之侧。”

2.坐次低的席位。 元 杨梓 《敬德不伏老》第一折:“有功者上首而坐,簪花饮酒,功少者下位而次之,只饮酒,不簪花。”

1.低下的地位;卑贱的地位。

《易·乾》:“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左传·襄公九年》:“今我妇人,而与於乱。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谓元。” 晋 卢谌 《览古》诗:“ 藺 生在下位, 繆 子称其贤。” 明 刘基 《郑士亨东游集序》:“彼二子者好为文,则不取诸时人之所趋,而独慕於居下位之 郑子 何邪?” 清 鲁仕骥 《<四书通义>后序》:“公生当末世,居下位,不得致身人主之侧。”

2.坐次低的席位。

元 杨梓 《敬德不伏老》第一折:“有功者上首而坐,簪花饮酒,功少者下位而次之,只饮酒,不簪花。”

词典名字:

下位

词典发音:

xià wèi

国语辞典
1.低下的地位;卑贱的地位。 2.坐次低的席位。
基本解释

下位[ xià wèi ]

⒈  卑贱、低下的地位。

《易经·乾卦》:「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左传·襄公九年》:「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谓元。」

⒉  低下的座位。元·杨梓也作「下座」。

《敬德不伏老·第一折》:「功多者,上首而坐,簪花饮酒;功少者,下位而存,只饮酒,不簪花。」

引证解释

⒈  低下的地位;卑贱的地位。

《易·乾》:“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左传·襄公九年》:“今我妇人,而与於乱。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谓元。”
晋 卢谌 《览古》诗:“藺 生在下位, 繆 子称其贤。”
刘基 《郑士亨东游集序》:“彼二子者好为文则不取诸时人之所趋,而独慕於居下位之 郑子 何邪?”
清 鲁仕骥 《<四书通义后序》:“公生当末世,居下位,不得致身人主之侧。”

⒉  坐次低的席位。

元 杨梓 《敬德不伏老》第一折:“有功者上首而坐,簪花饮酒,功少者下位而次之,只饮酒,不簪花。”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下位

  • 下位,汉语词语,拼音是xià wèi,释义是低下的地位、卑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