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语

词典解释: xià yǔ 1.措辞;用语。 2.迷信谓鬼神借活人之口为它代言。国语辞典注音 ㄒㄧㄚˋ ㄩˇ  拼音 xià yǔ1. 用言語表達。▶ 宋.蘇軾〈西江月.昨夜扁舟京口〉詞:「此景百年幾變,個中下語千難 。」▶ 宋.陸游〈閑中頗自適戲書示客〉詩:「巢許夔龍竟誰是?請君下語勿匆匆。」2. 一種迷信。指鬼魂附在人身說話。▶ 宋.郭彖《睽車志.卷四》:「一夕為鬼所憑,下語云:『我李貫也,爾先為吾妻。』」

词典名字:

下语

词典发音:

xià yǔ

国语辞典
1.措辞;用语。 2.迷信谓鬼神借活人之口为它代言。
基本解释

下语[ xià yǔ ]

⒈  用言语表达。

宋·苏轼〈西江月·昨夜扁舟京口〉词:「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
宋·陆游〈闲中颇自适戏书示客〉诗:「巢许夔龙竟谁是?请君下语勿匆匆。」

⒉  一种迷信。指鬼魂附在人身说话。

宋·郭彖《睽车志·卷四》:「一夕为鬼所凭,下语云:『我李贯也,尔先为吾妻。』」

引证解释

⒈  措辞;用语。

宋 苏轼 《西江月·昨夜扁舟京口》词:“此景百年几变,箇中下语千难。”
宋 王楙 《野客丛书·汉人下语》:“邹阳 曰‘ 高皇帝 收敝民之倦’, 谷永 曰:‘陛下当盛壮之隆’…… 汉 人文章有如此下语者,似觉意叠,要不害於理。”

⒉  迷信谓鬼神借活人之口为它代言。

宋范镇 《东斋纪事》卷五:“三司副使 陈洎 既卒,数下语处其家事……所凭而下语者小婢,才十二岁耳。”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下语

  • 下语、迷信谓鬼神借活人之口为它代言。 宋范镇 《东斋纪事》卷五:“三司副使 陈洎 既卒,数下语处其家事……所凭而下语者小婢,才十二岁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