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

词典解释: bù jū 1.无人居住;不能居住。 2.不停留。 3.不占有。国语辞典注音 ㄅㄨˋ ㄐㄩ  拼音 bù jū1. 住。▶ 《文選.揚雄.長楊賦》:「大廈,木器無文。」2. 不占有。▶ 《文選.班固.幽通賦》:「物有欲而兮,亦有惡而不避。」▶ 《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體道而,見善如不及。」3. 不停留。▶ 《文選.孔融.論盛孝章書》:「歲月,時節如流。」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25页 第1卷 425

词典名字:

不居

词典发音:

bù jū

国语辞典
  • 无人居住;不能居住。
  • 不停留。
  • 不占有。
  • 基本解释

    不居[ bù jū ]

    ⒈  不居住。

    《文选·扬雄·长杨赋》:「大厦不居,木器无文。」

    ⒉  不占有。

    《文选·班固·幽通赋》:「物有欲而不居兮,亦有恶而不避。」
    《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体道而不居,见善如不及。」

    ⒊  不停留。

    《文选·孔融·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引证解释

    ⒈  无人居住;不能居住。

    《孔丛子·杂训》:“毁不居之室以赐穷民,夺嬖宠之禄以振困匱。”
    《汉书·严助传》:“以为不居之地,不牧之民,不足以烦中国。”
    颜师古 注:“地不可居。”

    ⒉  不停留。

    《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民气解惰,师兴不居。”
    郑玄 注:“不居,象风行不休止也。”
    孔融 《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宋 苏轼 《答任师中家汉公》:“岁月曾几何,耆老逝不居。”
    朱自清 《儿女》:“在这件事上,我现在毫不能有一定的主意;特别是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知道将来怎样?”

    ⒊  不占有。不居,一本作“弗居”。

    《老子》:“功成而不居。”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