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草

词典解释: bù sǐ cǎo1.传说中能使死者复活的仙草。 2.麦门冬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麦门冬》。国语辞典注音 ㄅㄨˋ ㄙˇ ㄘㄠˇ  拼音 bù sǐ cǎo神話傳說中可讓人起死回生的草。▶ 《藝文類聚.卷九六.鱗介上.龍》:「神懼,以刃自貫其心而死,禹哀之,痤以,皆生。」▶ 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長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當時活也。」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06页 第1卷 406

词典名字:

不死草

词典发音:

bù sǐ cǎo

国语辞典
  • 传说中能使死者复活的仙草。
  • 麦门冬的别名。见·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麦门冬》。
  • 基本解释

    不死草[ bù sǐ cǎo ]

    ⒈  神话传说中可让人起死回生的草。

    艺文类聚·卷九六·鳞介上·龙》:「神惧,以刃自贯其心而死,禹哀之,痤以不死草,皆生。」
    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长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当时活也。」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能使死者复活的仙草。 《海内十洲记·祖洲》:“祖洲,在 东海,上有不死之草…… 秦始皇 时,大苑中多枉死者,有鸟衔此草以覆人面,於是起活。

    始皇 遣使者以问北郭 鬼谷先生,云:‘此 祖洲 不死草也。’”

    ⒉  麦门冬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部·麦门冬》。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不死草 (麦门冬的别称)

  • 不死草,又名皇帝草。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坡阴湿处、林下或溪旁,或栽培。生长于海拔600-3400m的山坡、山谷潮湿处、沟边或林下。主产浙江、四川。此外,江苏、贵州、云南、广西、安徽、湖北、湖南等地亦产,但多野生,少有栽培。不死草即麦门冬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部·麦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