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耐

词典解释: bù nài 1.不能。国语辞典注音 ㄅㄨˋ ㄋㄞˋ  拼音 bù nài不能久持。▶ 《三國演義.第四回》:「卓胖大久坐,遂倒身而臥,轉面向內。」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28页 第1卷 428

词典名字:

不耐

词典发音:

bù nài

国语辞典
  • 不能忍受。
  • 不愿意。
  • 不能。
  • 基本解释

    不耐[ bù nài ]

    ⒈  不能久持

    三国演义·第四回》:「卓胖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卧,转面向内。」

    引证解释

    ⒈  不能。

    《礼记·乐记》:“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
    郑玄 注:“耐,古书能字也。”

    ⒉  不能忍受。

    南史·张敷传》:“文帝 令以后车载沙门往,谓曰:‘道中可得言晤。’ 敷 不奉詔,曰:‘臣性不耐杂。’”
    宋 向子諲 《减字木兰花》词:“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教春光造次归。”
    清 周亮工 《复何匡山书》:“其声呜呜,不耐愁人听。”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而种种可恶,令人不耐,所以突然辞职了。”

    ⒊  不愿意。

    宋 余桂 《春日即事》诗:“半晴半雨春无準,燕怯轻寒不耐飞。”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不耐

  • 不耐是中国汉语词语,指的是不能或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