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职

词典解释: bù zhí 1.不称职。国语辞典注音 ㄅㄨˋ ㄓˊ  拼音 bù zhí才能淺短,無法勝任職責。▶ 《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坐罷軟不勝任者,不謂罷軟,曰:『下官不職』。」▶ 《儒林外史.第二四回》:「這日叫幕客敘了揭帖稿,取來燈下自己細看:『為特參昏庸不職之縣令以肅官方事。』」

词典名字:

不职

词典发音:

bù zhí

国语辞典
  • 不称职。
  • 基本解释

    不职[ bù zhí ]

    ⒈  才能浅短,无法胜任职责。

    《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罢软,曰:『下官不职』。」
    《儒林外史·第二四回》:「这日叫幕客叙了揭帖稿,取来灯下自己细看:『为特参昏庸不职之县令以肃官方事。』」

    引证解释

    ⒈  不称职。

    《汉书·贾谊传》:“﹝大臣﹞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罢软,曰下官不职。”
    曾巩 《代曾侍中乞退札子》:“臣少壮之时,尚虞不职,今齿髮已暮,理当乞身。”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根本既摇,畿辅告警,斯时即治臣等以不职之罪,于国家前途从何补救?”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不职

  • 出处
  • 《汉书·贾谊传》:“﹝大臣﹞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罢软,曰下官不职。” 宋 曾巩 《代曾侍中乞退札子》:“臣少壮之时,尚虞不职,今齿发已暮,理当乞身。”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根本既摇,畿辅告警,斯时即治臣等以不职之罪,于国家前途从何补救?”
  • 司马从一之讹:闻汝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