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释

词典解释: bù shì 1.不舍弃。 2.不能消除;不能忘掉。 3.不宽宥。国语辞典注音 ㄅㄨˋ ㄕˋ  拼音 bù shì1. 不捨、不棄。▶ 《文選.陸機.漢高祖功臣頌》:「馬煩轡殆,不釋擁樹。」▶ 《文選.潘岳.楊荊州誄》:「足不輟行,手不釋文。」2. 解釋不了,說不通。▶ 《文選.陸機.演連珠五○首之二三》:「是以南荊有寡和之歌,東野有不釋之辯。」

词典名字:

不释

词典发音:

bù shì

国语辞典
  • 不舍弃。
  • 不能消除;不能忘掉。
  • 不宽宥。
  • 基本解释

    不释[ bù shì ]

    ⒈  不舍、不弃。

    《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马烦辔殆,不释拥树。」
    《文选·潘岳·杨荆州诔》:「足不辍行,手不释文。」

    ⒉  解释不了,说不通。

    《文选·陆机·演连珠五〇首之二三》:「是以南荆有寡和之歌,东野有不释之辩。」

    引证解释

    ⒈  不舍弃。

    《韩非子·五蠹》:“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鑠金百溢, 盗跖 不掇。”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

    ⒉  不能消除;不能忘掉。

    《楚辞·九章·哀郢》:“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章阿端》:“室人不幸殂谢感悼不释於怀。”
    钱锺书 《围城》五:“我第一次碰到你以后,倒常常想你,念念不释地恨你。”

    ⒊  不宽宥。

    《后汉书·侯霸传》:“歆(韩歆 )又证岁将饥凶指天画地,言甚刚切,坐免归田里。帝犹不释,復遣使宣詔责之。司隶校尉 鲍永 固请不能得, 歆 及子 婴 竟自杀。”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