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书院

词典解释: dōng lín shū yuàn 1.故址在今江苏省无锡市。原为宋杨时讲学之所,元废为僧舍。明万历间,顾宪成等倡议重修,并与高攀龙等讲学于此,评议朝政。后被目为东林党。参阅清许献等《志》。国语辞典注音 ㄉㄨㄥ ㄌㄧㄣˊ ㄕㄨ ㄩㄢˋ  拼音 dōng lín shū yuàn在今江蘇無錫縣,宋楊時講學的地方,明成化中重建,萬歷間高攀龍、顧憲成等講學於此。

词典名字:

东林书院

词典发音:

dōng lín shū yuàn

国语辞典
故址在今江苏省无锡市。原为宋杨时讲学之所,元废为僧舍。明万历间,顾宪成等倡议重修,并与高攀龙等讲学于此,评议朝政。后被目为东林党。参阅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
基本解释

东林书院[ dōng lín shū yuàn ]

⒈  在今江苏无锡县,宋杨时讲学的地方,明成化中重建,万历间高攀龙、顾宪成等讲学于此。

引证解释

⒈  故址在今 江苏省 无锡市。原为 宋 杨时 讲学之所, 元 废为僧舍。 明 万历 间, 顾宪成 等倡议重修,并与 高攀龙 等讲学于此,评议朝政。后被目为东林党。参阅 清 许献 等《东林书院志》。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东林书院

  • 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废。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