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虫

词典解释: sī chóng 1.指蜘蛛。 2.又名血。一种人体寄生虫。虫体细长,呈丝状。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国语辞典注音 ㄙ ㄔㄨㄥˊ  拼音 sī chóng動物名。一種寄生蟲。袋形動物門線蟲綱。體呈絲狀,長可達二尺以上,多寄生於脊椎動物體內或皮下組織裡。

词典名字:

丝虫

词典发音:

sī chóng

国语辞典

丝虫 sīchóng

[filariae] 细长丝状线虫,成虫生于哺乳动物的血液或者组织内的寄生物,通常生活在咬人昆虫体内

基本解释

丝虫[ sī chóng ]

⒈  动物名。一种寄生虫。袋形动物门线虫纲。体呈丝状,长可达二尺以上,多寄生于脊椎动物体内或皮下组织里。

引证解释

⒈  指蜘蛛。

南朝 梁简文帝 《楚妃叹》诗:“草萤飞夜户,丝虫绕秋壁。”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之七:“丝虫縈草纸笔力挟风雨。”
任渊 注:“言遗稿虽为蛛丝所縈,而翰墨英特之气终不可掩。”

⒉  又名血丝虫。一种人体寄生虫。虫体细长,呈丝状。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丝虫

  • 丝虫(filarial worm),线虫动物门,尾感器纲,旋尾目动物。丝虫是由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线虫,寄生于人体的已知有8种,其中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引起的淋巴丝虫病(Filariasis)及由盘尾丝虫所致的"河盲症"对人类危害最严重。成虫 乳白色,细长如丝线,体长不到1cm;雄虫尾端卷曲半到3圈,具交合刺。雌虫大于雄虫,尾端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