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相争,不斩来使

词典解释: liǎng guó xiāng zhēng,bù zhǎn lái shǐ 1.交战双方互相不杀对方派来负责联络或谈判的使者。国语辞典注音 ㄌㄧㄤˇ ㄍㄨㄛˊ ㄒㄧㄤ ㄓㄥ ㄅㄨˋ ㄓㄢˇ ㄌㄞˊ ㄕˇ  拼音 liǎng guó xiāng zhēng bù zhǎn lái shǐ(諺語)比喻雙方交惡,不應為難或迫害中間的聯絡人。▶ 《三國演義.第四五回》:「肅曰:『兩國相爭,不斬來使。』瑜曰:『斬使以示威。』」或作「兩國相爭,不阻來使」、「兩國相爭,不罪來使」、「兩國戰爭,不斬來使」。

词典名字: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

词典发音:

liǎng guó xiāng zhēng,bù zhǎn lái shǐ

国语辞典
交战双方互相不杀对方派来负责联络或谈判的使者。
基本解释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 liǎng guó xiāng zhēng bù zhǎn lái shǐ ]

⒈  (谚语)​比喻双方交恶不应为难迫害中间的联络人。也作「两国相争,不阻来使」、「两国相争,不罪来使」、「两国战争,不斩来使」。

《三国演义·第四五回》:「肃曰:『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瑜曰:『斩使以示威。』」

英语when two kingdoms are at war, they don't execute envoys (idiom)​

引证解释

⒈  交战双方互相不杀对方派来负责联络或谈判的使者。

三国演义》第四五回:“肃 曰:‘两国相争,不斩来使。’ 瑜 曰:‘斩使以示威。’”
蒋士铨临川梦·遣跛》:“古云:‘两国相争,不斩来使。’老汉若怕你杀也不来了。”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

  • 两个国家发生战争,不杀对方派来的使者。
  • 明·佚名《绨袍记》三六:“犬夫,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有何受辱。”
  • 《西游记》七O:“见了那国王,国王便叫‘斩了’,幸亏那两班谋士道:‘两家相争,不斩来使。’把我饶了。”
  • 《古今小说》二五:“岂不闻‘两国战争,不斩来使’?他独自到这里,擒住斩之,邻国知道,万世笑端。”
  • 《东周列国志》四O:“自古‘两国相争,不罪来使。’如何将我使臣拿住?”又九七:“自古‘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况求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