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胆
词典解释:
形容十分惧怕
形容极为恐惧。
《周书·李贤传》:“今若从中击之,贼必丧胆。” 宋 叶适 《题<西溪集>》:“初, 完颜亮 来寇,举朝上下无不丧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果木之败》:“适有持铜匜沃水者,误落於地,有声鏗然,溃兵即惊曰:‘追者至矣!’因羣起东走,势不可遏,其丧胆也若此。” 碧野 《芦沟桥情思》:“那凝结着民族仇恨的刀光,使敌人丧胆,而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国语辞典
◎ 丧胆 sàngdǎn
[tremble with fear;panic-stricken] 形容十分惧怕
我军向前推进,敌人闻风丧胆
基本解释
丧胆[ sàng dǎn ]
⒈ 吓破了胆。形容非常害怕。
引唐·李商隐〈为李贻孙上李相公启〉:「亘绝幕以销魂,委穷沙而丧胆。」
《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我斩了夏侯渊,张郃丧胆;吾明日领命去劫粮草,只留五百军守营。」
例如:「闻风丧胆」。
反无畏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极为恐惧。
引《周书·李贤传》:“今若从中击之,贼必丧胆。”
宋 叶适 《题<西溪集>》:“初, 完颜亮 来寇,举朝上下无不丧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果木之败》:“适有持铜匜沃水者,误落於地,有声鏗然,溃兵即惊曰:‘追者至矣!’因羣起东走,势不可遏,其丧胆也若此。”
碧野 《芦沟桥情思》:“那凝结着民族仇恨的刀光,使敌人丧胆,而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网络解释
丧胆
丧胆,汉语词汇。拼音:sàng dǎn释义:形容十分惧怕、恐惧。见《周书·李贤传》:“今若从中击之,贼必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