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堂

词典解释

中书省的政事堂。 唐 杜甫 《莫相疑行》:“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 仇兆鳌 注:“ 李华 《中书政事堂记》: 武德 以来,於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高宗 光宅 元年, 裴炎 自侍中除中书令,执宰相笔,乃迁政事堂於中书省。” 宋 陆游 《送襄阳郑帅唐老》诗:“武能防秋 北平 道,文合落笔中书堂。”

词典名字:

中书堂

词典发音:

zhōng shū táng

国语辞典
  • 中书省的政事堂。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中书省的政事堂。

    杜甫 《莫相疑行》:“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
    仇兆鳌 注:“李华 《中书政事堂记》:武德 以来,於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高宗 光宅 元年, 裴炎 自侍中除中书令,执宰相笔,乃迁政事堂於中书省。”
    陆游 《送襄阳郑帅唐老》诗:“武能防秋 北平 道,文合落笔中书堂。”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中书堂

  • 中书 : 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 2.官名。中书令的省称。汉设中书令,掌传宣诏令,以宦者为之,后多任用名望之士。《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 : 正房,高大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