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

词典解释

在北京市西城区故宫西侧。包括中海和南海,与北海统称三海。面积100公顷,其中水面约47公顷。中海开凿于金元时,南海开凿于明初,清代与北海统称为西海子,列为禁苑。园内湖水和殿阁楼台,错落其间,建筑别致,风景秀丽。南海的丰泽园,建于康熙年间(1662—1722),其后历代皇帝曾在此讲礼。南海中的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于此。还有崇雅殿、怀仁堂、紫光阁、武成殿等建筑。辛亥革命后,在此设立过总统府、大元帅府。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所在地。丰泽园内菊香书屋,曾为毛泽东旧居(1949—1966)

词典名字:

中南海

词典发音:

zhōng nán hǎi

国语辞典
  • 位于北京西城区,与北海统称“三海”,又称太液池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位于 北京 西城区,与 北海 统称“三海”,又称 太液池。清 代列为禁苑。 中海 开辟于 金 元 时,主要建筑是 水中榭,其中有“太液秋风”碑,是 燕京 八景之一。 南海 创建于 明 初,主体景物瀛台,上有 涵元殿、翔鸾阁、近薰亭 等建筑。山石花草秀美宜人。解放后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的所在地。

    郭小川昆仑行》一:“我们的 北京 呵,是千山之巅、万水之源,因为党中央和 毛主席,就住在 北京 中南海 边。”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中南海 (国家政务办公处)

  • 中南海是中海和南海的合称,位于北京故宫西侧,鳌玉桥以南,面积约1500亩,其中水面700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身为西苑,在解放前中南海一直是历朝封建帝王的行宫和宴游的地方,主要景物有紫光阁、勤政殿、蕉园、水云榭、瀛台、丰泽园和静谷等。
  • 中南海始建于辽金时代,明清时期曾是封建统治者的皇家园林。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南海成为北洋政府的办公地点。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它作为公园对民众开放。
  • 中南海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中枢,最高行政权力的象征和代名词,现在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等党的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办公所在地,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居住地,也是令世人倍感神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