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志愿部队。1950年10月组成,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19日开赴朝鲜前线。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先后曾由陈赓代司令员、代政委,邓华代司令员、代政委。1954年9月以后,邓华任司令员兼政委,杨得志、杨勇先后继任司令员,李志民、王平先后继任政委。共指挥过六个兵团部、二十七个军和若干个特种兵师、团。全军最多时达一百三十五万人。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以运动战为主,连续进行五次战役,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三八线附近,迫使其转入战略防御,并接受停战谈判。1951年6月至1953年7月,以阵地战为主,挫败“联合国军”的多次进攻,并发动多次战术性反击作战和较大规模的阵地进攻战役,大量歼灭“联合国军”有生力量,迫使其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志愿军共歼灭“联合国军”七十一万八千余人,击落击伤飞机一万余架,击毁和缴获坦克二千二百余辆、各种炮四千六百余门、汽车八千四百余辆。志愿军伤亡、失踪三十六万余人。停战后,志愿军参加朝鲜的恢复和建设工作,维护朝鲜停战协定。1958年10月全部回到国内,番号撤销。
词典发音:
zhōng guó rén mín zhì yuàn jūn
国语辞典
中国人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组成的志愿部队。1950年10月组建,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19日开赴朝鲜前线。经中朝联合作战,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由鸭绿江边赶回“三八线”,并迫使其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1958年10月26日,全部撤离朝鲜回国。
网络解释
中国人民志愿军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0年10月25日,参加抗美援朝的中国方面部队的名称。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19日入朝参战,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改编而成,总计有240万人先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兼政委是彭德怀,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宋时轮、陈赓为副司令员,解方任参谋长。至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即分批从朝鲜撤离。1959年1月,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建制均被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