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

词典解释

针灸穴位名。见《针灸甲乙经》卷三。属任脉,为胃的募穴;八会穴中的腑会;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任脉交会穴。位于上腹部腹正中线脐上四寸处。主治胃脘痛、呕吐、泄泻、消化不良等。

词典名字:

中脘

词典发音:

zhōng wǎn

国语辞典
  • 谓胃的中部。
  • 穴位名。属任脉经,在上脘下一寸,脐上四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央。腑病多治此穴。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谓胃的中部。

    《难经·荣卫三焦》:“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太医院官乃明医,知老夫乃中脘变症,故用中峡水引经。”

    ⒉  穴位名。属任脉经,在上脘下一寸,脐上四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央。腑病多治此穴。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中脘

  • 中脘,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上纪、太仓、胃脘。属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布有第七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黄疸,水肿。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