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门

词典解释: zhōng mén1.内﹑外门之间的门。 2.门的当中。 3.正中的大门。 4.内﹑外室之间的门。国语辞典注音 ㄓㄨㄥ ㄇㄣˊ  拼音 zhōng mén1. 內院、外院間的門。▶ 《周禮.天官.閽人》:「掌守王宮之中門之禁。」▶ 漢.鄭玄.注:「中門,於外內為中,若今宮閽門。」▶ 唐.孟郊〈征婦怨〉詩二首之二:「漁陽千里道,近如中門限。」2. 正中的大門。▶ 《紅樓夢.第一六回》:「忽有門吏忙忙進來,至席前報說,有六宮都太監夏老爺來降旨。嚇得賈赦、賈政等一干人,……,啟中門跪接。」▶ 《文明小史.第二 四回》:「自己分外謙恭,王翰林認他老前輩,姬撫臺立時開中門請進。」3. 門的正中央。▶ 《禮記.曲禮上》:「行不中道,立不中門。」▶ 漢.鄭玄.注:「中門謂棖闑之中央。」

词典名字:

中门

词典发音:

zhōng mén

国语辞典
  • 内、外门之间的门。
  • 门的当中。
  • 正中的大门。
  • 内、外室之间的门。
  • 基本解释

    中门[ zhōng mén ]

    ⒈  内院、外院间的门。

    《周礼·天官·阍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
    汉·郑玄·注:「中门,于外内为中,若今宫阍门。」
    唐·孟郊〈征妇怨〉诗二首之二:「渔阳千里道,近如中门限。」

    ⒉  正中的大门。

    《红楼梦·第一六回》:「忽有门吏忙忙进来,至席前报说,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吓得贾赦、贾政等一干人,……,启中门跪接。」
    文明小史·第二四回》:「自己分外谦恭,王翰林认他老前辈,姬抚台立时开中门请进。」

    ⒊  门的正中央。

    《礼记·曲礼上》:「行不中道,立不中门。」
    汉·郑玄·注:「中门谓枨?之中央。」

    引证解释

    ⒈  内、外门之间的门。

    《周礼·天官·阍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
    郑玄 注:“中门,於外内为中,若今宫閽门。 郑司农 云,王有五门:外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 玄 谓雉门,三门也。”
    孙诒让 正义:“此中门实不专属雉门。当兼库、雉、应三门言之。盖五门以路门为内门,皋门为外门,餘三门处内外之间,故通谓之中门。”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执诸 季氏 中门之外。”
    唐 张鷟 《朝野佥载·补辑》:“典籤 崔简 妻 郑氏 初到,王遣唤……遂入王中门外小阁。”

    ⒉  门的当中。

    《礼记·曲礼上》:“行不中道,立不中门。”
    郑玄 注:“中门谓棖闑之中央。”

    ⒊  正中的大门。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司道·乡绅见监司礼》:“见廵按、按察司官,则入中门,走通道。”
    《红楼梦》第十六回:“忽有门吏报道:‘有六宫都太监 夏老爷 特来降旨’。吓得 贾赦、贾政 一干人不知何事,忙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香案,启中门跪接。”

    ⒋  内、外室之间的门。

    唐 孟郊 《征妇怨》诗之二:“渔阳 万里远,近于中门限;中门逾有时, 渔阳 常在眼。”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崔生 知是闺中之物,急欲进去纳还,只见中门已闭。”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中门

  • 中门是德国罗森海姆唯一一座保存至今的市场大门。直到1350年,它都一直是市场的东门,15世纪开始它从外市场分离,用作了管理大楼。1641年,人们又增建了洋葱头尖塔,后来“长形建筑(Langbau)”也被改变。中门(Mittertor)是罗森海姆中心最古老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