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铃

词典解释: chuàn líng 1.用中空的金属环,内装金属丸,套在手上摇动发声的响器。旧时走江湖给人算命﹑看病的人常用以招揽顾客。 2.连贯成串的铃铛。国语辞典注音 ㄔㄨㄢˋ ㄌㄧㄥˊ  拼音 chuàn líng1. 在江湖中行醫或算命的人用來招呼顧客的器具。多用銅或鐵製成,搖動時可以發出聲音。▶ 《金瓶梅.第一九回》:「想著你當初不得地時,串鈴兒賣膏藥,也虧了這位魯大哥扶持你。」▶ 《老殘遊記.第一九回》:「趕忙仍舊製了一個串鈴,買了一個舊藥箱,配好了許多藥材。」2. 聯貫成串的鈴鐺。多繫在騾馬的頸項上,行走時搖動發出聲音。3. 樂器名。蒙古族、藏族的打擊樂器。在環繞成圈的皮環上繫有十幾個小銅鈴,手持圓環搖鈴發聲。也有將小鈴繫於長方形木拍上,持拍柄搖鈴發聲的。用於民間歌舞伴奏和器樂合奏。因為是由馬頸上的飾鈴演變而來,故或稱為「馬鈴」。

词典名字:

串铃

词典发音:

chuàn líng

国语辞典
1.用中空的金属环,内装金属丸,套在手上摇动发声的响器。旧时走江湖给人算命﹑看病的人常用以招揽顾客。 2.连贯成串的铃铛。
基本解释

串铃[ chuàn líng ]

⒈  在江湖中行医或算命的人用来招呼顾客的器具。多用铜或铁制成,摇动时可以发出声音。

《金瓶梅·第一九回》:「想著你当初不得地时,串铃儿卖膏药,也亏了这位鲁大哥扶持你。」
《老残游记·第一九回》:「赶忙仍旧制了一个串铃,买了一个旧药箱,配好了许多药材。」

⒉  联贯成串的铃铛。多系在骡马的颈项上,行走时摇动发出声音。

⒊  乐器名。蒙古族、藏族的打击乐器。在环绕成圈的皮环上系有十几个小铜铃,手持圆环摇铃发声。也有将小铃系于长方形木拍上,持拍柄摇铃发声的。用于民间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因为是由马颈上的饰铃演变而来,故也称为「马铃」。

引证解释

⒈  用中空的金属环,内装金属丸,套在手上摇动发声的响器。旧时走江湖给人算命、看病的人常用以招揽顾客。

老残游记》第一回:“来了一个摇串铃的道士,説是曾受异人传授,能治百病…… 老残 就拜他为师,学了几个口诀,从此也就摇个串铃替人治病糊口去了。”

⒉  连贯成串的铃铛。

舒展 《复婚》:“三匹枣红马全挂着彩绸子和串铃。”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串铃

  • 串铃:植物
  • 串铃: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