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
词典解释:
古湖泊名。即蒲昌海。
郡名。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分会稽郡置。治临海,不久移治章安(今浙江临海市东南)。辖境相当今浙江象山港以南,天台、缙云、丽水、龙泉等市县以东地区。东晋以后南部辖境缩小。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台州为临海郡。东晋时孙恩起义,曾与郡守辛景大战于此。临海旧城相传为辛景抵御孙恩所筑。
市名。在浙江省台州市西北沿海、灵江下游。三国吴置县,为临海郡治。唐为台州治,元为台州路治,明、清为台州府治。1986年改设市。人口107万(城镇12万,1996年)。以有临海山得名。工业有机械、纺织、造纸、食品加工等。农产有稻、小麦、棉花、蚕豆、苎麻、茶叶、蚕茧、柑橘、甘蔗等。沿海渔、盐业亦盛。名胜古迹有巾子山、东湖、台州府城、桃渚城。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国语辞典
◎ 临海 Línhǎi
[Linhai] 浙江省的县。位于省东部,人口100万,城市人口6万。浙江沿海陆上交通枢纽。甘蔗产量在省内占前列
网络解释
临海
临海,简称“临”,浙江省台州市代管县级市,位于浙江沿海中部,长三角经济圈南翼,东连东海、西接仙居、南连黄岩、北靠天台,台州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台州副中心城市,一座融千年古城深厚底蕴、江南名城秀丽山水、现代城市繁荣昌盛为一体的古城新市。临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唐以后一直是台州府治,台州府在南宋时为畿辅,临海作为其治所,在各方面均有较大提升。拥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素有“小邹鲁”和“文化之邦”的美誉,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迹、名特“四名”之城。宋代时曾被文天祥赞曰:“海山仙子国,邂逅寄孤蓬,万象图画里,千岩玉界中。”临海话是吴语台州片的代表方言,保留较多古汉语发音、文言词语和句式。临海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也是全国首个获得“中国宜居城市”称号的县级市。临海为中国沿海首批开放城市之一,私营经济发展快速,活力四射,是中国股份合作制经济发祥地之一,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投资潜力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