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

词典解释: dān shēn 多年生草本。其根为中药。有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的功用。可治心绞痛、痛经、月经不调、经闭、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等。国语辞典注音 ㄉㄢ ㄕㄚ ㄐㄧㄥˇ  拼音 dān shā jǐng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莖方形,複葉羽狀,呈心臟形,對生,秋季開淡紫色或白色的花。根可入藥,有鎮靜、調經作用。因形似參而色赤,故稱為「丹參」。

词典名字:

丹参

词典发音:

dān shēn

国语辞典

丹参 dānshēn

[root of red-rooted salvia] 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红根,根可入药

基本解释

丹参[ dān shēn ]

⒈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茎方形复叶羽状,呈心脏形,对生秋季开淡紫色或白色的花。根可入药,有镇静、调经作用。因形似参而色赤,故称为「丹参」。

引证解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医以根入药,有镇静调经等作用。

《神农本草经》卷一:“丹参,味苦微寒,主心腹邪气……一名却蝉草,生川谷。”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丹参 (中药)

  • 丹参,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症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