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能动性

词典解释

亦称“自觉的能动性”。人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特点。包括认识的能动性和实践的能动性两方面,其中实践的能动性是最根本的。辩证唯物主义既十分重视主观能动性,又强调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在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词典名字:

主观能动性

词典发音:

zhǔ guān néng dòng xìng

国语辞典
  • 人的主观意识和行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人的主观意识和行动对于客观世界反作用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主观能动性

  • 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它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二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在实践的基础上使二者统一起来,即表现出人区别于物的主观能动性。
  •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虽大都认识到人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但把主观意识看作是客观世界消极的、直观的反映,根本不了解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因而犯了机械论的错误;唯心主义虽承认意识的能动性,但把它的作用加以无限扩大,根本否认客观规律的存在和制约,认为人的意识可以脱离物质条件和客观规律,任意发挥主观的作用,这样容易将主观能动性歪曲成了主观随意性,因而陷入唯意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