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例

词典解释: yì lì 1.阐明义理的事例。 2.着书的主旨和体例。国语辞典注音 ㄧˋ ㄌㄧˋ  拼音 yì lì著書的主旨和體例。▶ 《魏書.卷八四.儒林傳.張吾貴傳》:「義例無窮,皆多新異。」

词典名字:

义例

词典发音:

yì lì

国语辞典
1.阐明义理的事例。 2.着书的主旨和体例。
基本解释

义例[ yì lì ]

⒈  著书的主旨和体例。

《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张吾贵传》:「义例无穷,皆多新异。」

引证解释

⒈  阐明义理的事例。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其经无义例,因行事而言。”
《魏书·张吾贵传》:“三旬之中, 吾贵 兼读 杜 服,隐括两家,异同悉举。诸生后集,便为讲之,义例无穷,皆多新异。”

⒉  著书的主旨和体例。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太原 王劭 又録 开皇仁寿 时事编而次之以类相从,各为其目,勒成《隋书》八十卷。寻其义例,皆準《尚书》。”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唐 五代 史书皆公( 欧阳修 )手所修,然义例絶有不同者。”
清 方宗诚 《<桐城文录>序》:“余编《桐城文録》,义例多与 存庄 手订。”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义例

  • 词语,释义:阐明义理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