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

词典解释: wū hé 1.形容人群没有严密组织而临时凑合,如群乌暂时聚合。 2.指暂时凑合的一群人。国语辞典注音 ㄨ ㄏㄜˊ  拼音 wū hé倉卒集合,似烏鴉的聚合,無嚴整紀律。▶ 《後漢書.卷二一.邳彤傳》:「驅集烏合之眾,遂震燕、趙之地。」▶ 《紅樓夢.第七八回》:「誰知次年便有黃巾、赤眉一干流賊餘黨,復又烏合,搶掠山左一帶。」

词典名字:

乌合

词典发音:

wū hé

国语辞典
  • 形容人群没有严密组织而临时凑合,如群乌暂时聚合。
  • 指暂时凑合的一群人。
  • 基本解释

    乌合[ wū hé ]

    ⒈  仓卒集合,似乌鸦的聚合,无严整纪律。

    《后汉书·卷二一·邳彤传》:「驱集乌合之众,遂震燕、赵之地。」
    《红楼梦·第七八回》:「谁知次年便有黄巾赤眉一干流贼余党,复又乌合,抢掠山左一带。」

    引证解释

    ⒈  形容人群没有严密组织而临时凑合,如群乌暂时聚合。

    《晋书·慕容廆载记》:“廆 曰:‘彼信 崔毖 虚説,邀一时之利,乌合而来耳。’”
    《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飞乌见食,羣集而聚啄之,人或惊之,则四散飞去;故兵以利合无所统一者,谓之乌合。”
    《三国演义》第十七回:“术 兵虽众,皆乌合之师,素不亲信。”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 谢嗣凤 ﹞散家财,结同教,招亡命,乌合数千人,揭竿而起。”

    ⒉  指暂时凑合的一群人。参见“乌合之众”。

    侯方域 《上三省督府剿抚议》:“不若移一旅之师……随宜扑翦,联楼结寨,渐次烧除兔窟既破,乌合焉栖?”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乌合

  • 乌合取自乌合之众,形容人群没有严密组织而临时凑合,如群乌暂时聚合。指暂时凑合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