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

词典解释: jiǔ yī bā shì biàn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事件。19日日军侵占沈阳,同时在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发动进攻。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军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四个多月内,东北全境沦陷。1945年日本投降,东北领土才全部收复。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ㄡˇ ㄧ ㄅㄚ ㄕˋ ㄅㄧㄢˋ  拼音 jiǔ yī bā shì biàn日本關東軍於民國二十年(西元1931)九月十八日夜,自行炸燬瀋陽城北門外南滿鐵路之柳條溝一段,而誣指我國軍所為,並占領了瀋陽城,為開啟侵占中國東北的戰端,由此導發中日戰爭及太平洋戰爭,史稱為「九一八事變」。或稱為「瀋陽事變」。

词典名字:

九一八事变

词典发音:

jiǔ yī bā shì biàn

国语辞典

九一八事变 Jiǔ-Yībā Shìbiàn

[the September 18th Incident] 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事件。1931年7、8月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公开侵略中国,制造了一系列挑衅事件。9月18日夜,日本驻在中国东北境内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同时在吉林、黑龙江发动进攻。19日晨,日军占领沈阳,接着分兵侵占吉林、黑龙江等省,至1932年1月,东北全境沦陷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