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

词典解释

中国民主党派之一。原名“民主科学社”,由1944年组织的“民主科学座谈会”形成。1945年9月3日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定名为“九三学社”。1946年5月成立。成员主要是文教、科技界的知识分子。1949年1月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同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国后为参政党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词典名字:

九三学社

词典发音:

jiǔ sān xué shè

国语辞典
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前身为由1944年组织的民主科学座谈会形成的民主科学社,1945年定名九三学社,1946年成立。主要由文教、科技界的知识分子组成。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九三学社

  • 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 九三学社与五四运动有着深厚渊源。九三学社创始人或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或深受五四运动影响。抗日战争后期,一批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学者继承并发扬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以民主、科学为宗旨,在中国共产党支持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在重庆发起民主科学座谈会,自然科学座谈会的学者也陆续加入。为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1945年9月3日,民主科学座谈会召开扩大会议,并更名为九三座谈会。1946年5月4日,改建为九三学社。
  • 截止2017年6月30日,本社共有地方组织339个,其中省级组织30个,省辖市级组织280个,县级组织29个;社员总数167218人。社员中担任各级人大代表的2381人,担任各级政协委员的11885人,担任县处级以上政府及司法机关领导职务的1157人。九三学社先后拥有18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多成员为中国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