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亲

词典解释: jiǔ qīn 1.犹九族。指高祖至玄孙的九代直系亲属。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ㄡˇ ㄑㄧㄣ  拼音 jiǔ qīn由本身上推至父母、袓父母、曾袓父母、高袓父母四輩,下推至子、孫、曾孫、玄孫四輩,稱為「九親」。▶ 明.無名氏《鬧銅臺.第三折》:「不是心毒行無道,我則怕造反之人滅九親。」

词典名字:

九亲

词典发音:

jiǔ qīn

国语辞典
  • 犹九族。指高祖至玄孙的九代直系亲属。
  • 基本解释

    九亲[ jiǔ qīn ]

    ⒈  由本身上推至父母、袓父母、曾袓父母、高袓父母四辈下推至子、孙、曾孙、玄孙四辈,称为「九亲」。

    明·无名氏《闹铜台·第三折》:「不是心毒行无道,我则怕造反之人灭九亲。」

    引证解释

    ⒈  犹九族。指高祖至玄孙的九代直系亲属。

    《礼记·丧服小记》:“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
    郑玄 注:“己上亲父,下亲子,三也。以父亲祖,以子亲孙,五也。以祖亲高祖,以孙亲玄孙,九也。”
    晋 康僧会 《法镜经序》:“尊邪秽,贱清真;连丛琐,谤圣贤;兴狱讼,丧九亲:斯家之所由矣。”
    《宋书·孝武帝纪》:“丙辰,復郡县田秩,并九亲禄俸。”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九亲

  • 犹九族。指高祖至玄孙的九代直系亲属。《三字经》中对九族的说法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从汉代起,“九族”有经学上的今文和古文两种解说,各有其社会、政治背景,分别从不同方面满足统治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