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

词典解释

1.《汉书·艺文志》:“《淮南道训》二篇。 淮南王 安 聘明《易》者九人,号九师説。”因称《易经》学者为“九师”。 隋 王通 《中说·天地》:“盖九师兴而《易》道微,三传作而《春秋》散。”《梁书·陆倕传》:“ 任昉 报 倕 书:‘採三诗於 河间 ,访九师于 淮曲 。’”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九师争大《易》之门。”

2.犹九军,大军。《竹书纪年》卷下:“﹝ 穆王 ﹞三十七年,大起九师,东至于 九江 ,架黿鼉以为梁,遂伐 越 ,至于 紆 。”

词典名字:

九师

词典发音:

jiǔ shī

国语辞典
  • 《汉书•艺文志》:“《淮南道训》二篇。
  • 犹九军,大军。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汉书·艺文志》:“《淮南道训》二篇。

    淮南王 安 聘明《易》者九人,号九师説。”
    因称《易经学者为“九师”。 隋 王通 《中说·天地》:“盖九师兴而《易》道微,三传作而《春秋》散。”
    《梁书·陆倕传》:“任昉 报 倕 书:‘採三诗於 河间,访九师于 淮曲。’”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九师争大《易》之门。”

    ⒉  犹九军,大军。

    《竹书纪年》卷下:“﹝ 穆王 ﹞三十七年,大起九师,东至于 九江,架黿鼉以为梁,遂伐 越,至于 紆。”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