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方堙

词典解释

一作九方皋。春秋时人。善相马。由伯乐推荐,为秦穆公求千里马,不辨颜色和雌雄,却能观察马的本质。伯乐称他“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淮南子·道应训》《列子·说符》

词典名字:

九方堙

词典发音:

jiǔ fāng yīn

国语辞典
即九方皋。《吕氏春秋.观表》﹑《淮南子.道应训》均作九方堙。堙,亦作歅,见《庄子.徐无鬼》。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即 九方皋。《吕氏春秋·观表》、《淮南子·道应训》均作 九方堙。堙,亦作歅,见《庄子·徐无鬼》。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譬之 九方堙 之识骏足,而不知毛色牝牡也。”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支遁》:“此乃 九方歅 之相马也,略其玄黄而取其骏逸。”
清 冯应榴 《哭陆朗夫中丞前辈八十韵》:“固知千里足,必遇 九方歅。”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九方堙

  • 九方堙(jiǔ fāng yīn)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的是九方皋出自,《吕氏春秋.观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