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畹

词典解释

《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朱熹注:“畹,十二亩,或曰三十亩也。”后常用为兰的典故。张昱《赵松雪墨兰》诗:“玉庐墨妙世无同,九畹高情更所工。”

词典名字:

九畹

词典发音:

jiǔ wǎn

国语辞典
  • 《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一说,田三十亩曰畹。

    《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王逸 注:“十二亩曰畹。”
    见《说文》。后即以“九畹”为兰花的典实。 唐 杨炯 《幽兰赋》:“尔乃丰茸十步,绵连九畹。”
    元 张昱 《赵松雪墨兰》诗:“玉庐 墨妙世无同,九畹高情更所工。”
    明 唐寅 《和沉石田落花诗》之三十:“五更飞梦环 巫峡,九畹招魂费 楚 词。”
    秋瑾 《兰花》诗:“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九畹

  • 九畹是汉语词汇,拼音是jiǔ wǎn,意思是后世为兰花的典,出自《楚辞·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