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侯

词典解释: xiāng hòu 1.汉制列侯爵号名。次于县侯,高于亭侯。国语辞典注音 ㄒㄧㄤ ㄏㄡˊ  拼音 xiāng hóu職官名。漢、魏封爵中以一縣中之鄉為侯邑者,稱為「鄉侯」。在縣侯之下,亭侯之上。唐以廢除。

词典名字:

乡侯

词典发音:

xiāng hóu

国语辞典
汉制列侯爵号名。次于县侯,高于亭侯。
基本解释

乡侯[ xiāng hóu ]

⒈  职官名。汉、魏封爵中以一县中之乡为侯邑者,称为「乡侯」。在县侯之下,亭侯之上。唐以废除

引证解释

⒈  汉 制列侯爵号名。次于县侯,高于亭侯。 《后汉书·赵孝王良传》:“建武 三十年,封 栩(刘良 孙)二子为乡侯。

建初 二年,復封 栩 十子为亭侯。”
《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序》:“昭仪比县侯,昭华比乡侯,修容比亭侯。”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乡侯

  • 乡侯,汉制,列侯,所食县为侯国。
  • 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东汉后期,增设县侯、乡侯、亭侯等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