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史

词典解释

明嘉靖时校刻史书,于宋人所称*十七史外,加宋、辽、金、元四史,合称二十一史。终明之世,均用此名。清乾隆时,《明史》告成,又有二十二史之称。

词典名字:

二十一史

词典发音:

èr shí yī shǐ

国语辞典
  • ·万历国子监刊行的正史,将时所称的十七史增加···四史,称为二十一史。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明 万历 国子监刊行的正史,将 宋 时所称的十七史增加 宋 辽 金 元 四史,称为二十一史。参见“十七史”。

    顾炎武日知录·监本二十一史》:“宋 时止有十七史,今则并 宋、辽、金、元 四史为二十一史。”
    清 张廷玉 《上明史表》:“兴衰有自七十二君之蹟何称;法戒攸关,二十一史之编具在。”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二十一史

  • 明朝时,《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