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调

词典解释: èr shí bā diào 1.统指唐代教坊俗乐的曲调。宫﹑商﹑角﹑羽四声各七调。《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凡所谓俗乐者,二十有八调:正宫﹑高宫﹑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为七宫;越调﹑大食调﹑高大食调﹑双调﹑小食调﹑歇指调﹑林钟商为七商;大食角﹑高大食角﹑双角﹑小食角﹑歇指角﹑林钟角﹑越角为七角;中吕调﹑正平调﹑高平调﹑仙吕调﹑黄钟羽﹑般涉调﹑高般涉调为七羽。"清昭槤《啸亭杂录.秦腔》:"故琵琶乐器为今乐之祖,盖其四弦能统摄也。"国语辞典注音 ㄦˋ ㄕˊ ㄅㄚ ㄉㄧㄠˋ  拼音 èr shí bā diào隋唐以來宮廷燕樂及民間俗樂所用的宮調。宮、商、角、羽四聲各有七調,故稱為「二十八調」。

词典名字:

二十八调

词典发音:

èr shí bā diào

国语辞典
  • 统指代教坊俗乐的曲调。宫、商、角、羽四声各七调。
  • 基本解释

    二十八调[ èr shí bā diào ]

    ⒈  隋唐以来宫廷燕乐及民间俗乐所用的宫调。宫、商、角、羽四声各有七调,故称为「二十八调」。

    引证解释

    ⒈  统指 唐 代教坊俗乐的曲调。宫、商、角、羽四声各七调。

    《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凡所谓俗乐者,二十有八调:正宫、高宫、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七宫;越调、大食调、高大食调、双调、小食调、歇指调、林钟商为七商;大食角、高大食角、双角、小食角、歇指角、林钟角、越角为七角中吕调、正平调、高平调、仙吕调、黄钟羽、般涉调、高般涉调为七羽。”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秦腔》:“故琵琶乐器为今乐之祖,盖其四弦能统摄二十八调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二十八调

  • 二十八调,是指唐宋以来,一直到清末,中乐所用的记调体系,又称“燕乐二十八调”、“俗乐二十八调”。由七均X四声调组成。其中的四声调,与蘇祇婆的七声调,有着密切渊源关系。在所对应的律声调名上,有“为调名制”、“之调名制”两种不同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