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

词典解释: èr yǎng huà tàn 无机化合物,化学式CO2。无色无臭的气体,比空气重,空气中含量约为0.04%。动物呼吸时吸入氧气,呼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放出氧气,吸入。用来制纯碱、清凉性饮料等,也用来灭火。也叫碳酐或碳酸气。国语辞典注音 ㄦˋ ㄧㄤˇ ㄏㄨㄚˋ ㄊㄢˋ  拼音 èr yǎng huà tàn一種無色非可燃性氣體。易溶於水中而成碳酸。動物呼吸時呼出,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吸入放出氧氣。可用來製造純鹼、乾冰、汽水等,又可作為滅火之用。亦稱為「碳酸氣」。 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347页

词典名字:

二氧化碳

词典发音:

èr yǎng huà tàn

国语辞典

二氧化碳 èryǎnghuàtàn

[carbon dioxide] 一种重的无色气体CO 2 ,不助燃,溶于水中形成碳酸;主要由酸作用于碳酸盐、酒类发酵以及有机物质的燃烧和分解(如动物呼吸、动植物的腐烂以及矿中沼气爆炸)而形成;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作为光合作用的第一步;以气体或液化形式主要用于饮料的碳酸饱和作用、救火、治疗工作、采矿作业、化学工业以及用作动力源(如喷漆和充气救生筏中),以固化形式用作干冰——亦称“碳酸气”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一种气态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O2,是空气中主要成分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
  • 二氧化碳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略溶于水,是碳酸的酸酐,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