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后

词典解释

指古代新朝建立后前两朝王族受封的后裔。

词典名字:

二王后

词典发音:

èr wáng hòu

国语辞典
指古代新朝建立后前两朝王族受封的后裔。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指古代新朝建立后前两朝王族受封的后裔。

《诗·周颂·振鷺序》:“二王之后来助祭也。”
郑玄 笺:“二王, 夏 殷 也;其后, 杞 也, 宋 也。”
《汉书·王莽传上》:“博采二王后及 周公、孔子 世列侯在 长安 者适子女。”
唐 白居易 《二王后》诗:“二王后,彼何人? 介公、酅公 为国宾周武、隋文 之子孙。”
乐府诗集·新乐府辞八·二王后》题解:“《礼记·郊特牲》曰:‘礼二王之后,尊贤不过二代。’ 杜佑 曰:‘不臣二王后者,尊也。’…… 隋 封 后周 靖帝 为 介国公,唐封 隋 帝为 酅国公 以为二王后。”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二王后

  • 二王后 :
  • 指古代新朝建立后封前两朝王族的后裔,给以王爵,以示尊敬。此外还有一种叫“三恪”的,是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称三恪,以示敬重。 这种政治习惯最早出现在周朝,周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称三恪,以示敬重。